查看原文
其他

喜迎党代会 | 在长宁,转角便能“相遇”文化艺术……

上海长宁 2022-03-26


五年来,长宁区按照“人民城市建设”的要求,以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 发展新路径,满足百姓对普惠、共享、优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新要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软实力。今年,长宁荣获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而这个称号的背后,是长宁不断提升的文化软实力……



“家门外就是文化所在,我当然要去!”


全力打响文化品牌,

长宁区域文化氛围不断增强


气温渐渐转凉,金黄的银杏叶和焦黄的梧桐叶缓缓飘落……而音乐和诗歌,无疑让这个深秋时节,增添了一份浪漫和温暖。2021上海长宁国际草地钢琴音乐节刚刚落下帷幕,街头巷尾还留有古典乐的余韵。一转身,愚园路上又响起了郎朗的读书声。在长宁,走出家门或许就能与肖邦、李斯特的音乐“撞个满怀”,和傅雷、钱学森等名人故事“邂逅”,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浪漫?



日前,“长宁·红蔓朗读会”(第二期)朗读会在愚园路上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举行。朗读会以“那时那屋那人——‘ART·愚园’人文历史百年剪影”为主线,通过讲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在愚园路上的名人轶事,南京路上好八连在愚园路驻地拥政爱民的动人事迹,以及在愚园路上出现的“故事商店”、网红咖啡店等“网红打卡点”发生的“潮故事”,展现百年愚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活力。参与者不仅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播音系的专业演员,有知名艺术家,还有热爱朗诵的市民。家住愚园路岐山村的居民霍白正是参与者之一。


霍白告诉记者,自己出生、成长在愚园路。由于热爱文化艺术,他组织并参与了社区的岐山风华合唱团和凤鸣岐山读书会,但一直希望可以有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朗诵爱好者交流。红蔓朗读会给了他这个机会。“家门外就有这么好的文化活动,那我当然要去!”


据了解,作为2021年长宁文化全新的阅读品牌,“长宁·红蔓朗读会”通过长宁读书节走进社区,用诗文朗读、互动访谈、艺术表演等形式,在长宁各街道(镇)和文化地标定期开展,并以此平台讲好长宁故事,彰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示范效应与优质文化覆盖面。


除了“长宁阅读”,近年来长宁还全力打响“长宁舞蹈”“长宁音乐”等文化品牌,持续多年承办和主办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全国广场舞展演上海选拔赛、“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上海市民舞蹈大赛、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 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上海世界音乐季、长宁国际草地钢琴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手风琴周等高品质赛事和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国际国内文化精品,营造了“百姓家门之外便是文化所在”的区域文化氛围。


“‘免费的文化大餐’!送上门!”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艺术“飞入”长宁寻常百姓家


在长宁,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道道文化“大餐”和“小菜”。


“我在微信文章里留了个言,竟然真的拿到了舞剧赠票。”家住新泾镇的市民李华阿姨开心地说。原来,李阿姨十分热爱跳舞,是小区里的“广场舞积极分子”。自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在长宁建成开放以来,李阿姨一直都想去欣赏一场高规格的舞剧盛宴。但由于一张最便宜的门票往往也要一百多块钱,向来生活节俭的王阿姨迟迟未能下定决心。不久前,在“上海长宁”微信公众号上,王阿姨看到了留言抽取舞剧票的相关信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留了言,没想到真的免费拿到了赠票。“我看的舞剧名叫《白蛇-人间启示录》,很先锋,很前卫,真的是高品质的‘文化大餐’!这次的赠票特别贴心,抽中的人每人有两张票,所以我把我老公也带来了,让他这个‘下里巴人’也感受感受‘阳春白雪’……”李阿姨笑着说。



李阿姨能够免费欣赏舞剧,得益于长宁区文旅局推出的2021年“艺汇长宁”市民艺术普及公益演出项目。该项目是长宁“万千百”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的项目之一,也是打造舞蹈品牌的重要举措,旨在引导更多的市民群众走进舞蹈殿堂,体验长宁普惠、优质、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今年以来,项目已累计发放1936张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优质舞剧演出票。



像“艺汇长宁”这样的公益演出项目在长宁并不少见。近年来,长宁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市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今年1至10月,“万千百”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围绕各类主题,以演出、展览、文化体验、品牌活动的形式,累计配送并指导开展全区各类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活动9654场,持续延展覆盖面,从“四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商圈)扩展到进楼宇、进机关。


与此同时,长宁的公共文化内容供给效能也不断提升。2021年入围长宁区“供给菜单”的社会主体405家单位,供给项目1308项,全年预计启动两轮共533场文化配送。今年市民艺术夜校首次扩容,作为全市新增四家分校之一,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开设两期公益课程,培训人次达11520人,内容包括瑜伽、插花、节奏鼓、尤克里里等,探索社会化运营的公益服务方式,培育市民文化消费习惯……文化惠民工程,让文化和艺术不再“高冷”,飞入了长宁寻常百姓家。


“不出门也能‘穿越’到剧场。”


长宁推动文科融合,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


不想出门,就能在家中和文化艺术相约?这在长宁,的确可以做到。


11月6日下午两点,“咖啡时光”长桌派——北新泾“跃动的苏河源”直播活动在文化上海云、超星、抖音等多平台播出。这期直播呈现了北新泾作为苏河源的文化底蕴和文旅特色,吸引观众朋友们打卡苏州河长宁段改造后的优美绿地景观和公共文化设施。短短一个多小时,就收获了24万的浏览量。


据了解,“长桌派”于2020年3月28日首期上线,至今已推出了14期。在疫情期间,大家虽然都“宅”家不出门,但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依然存在。为了让市民们不出家门就享受到“文化大餐”,区文旅局利用互联网、云技术等,把老百姓喜欢的“文化佳肴”安全直送到家。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策划的新品牌栏目“长桌派”,也因此应运而生。


“长桌派”推出前,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整理了市民们关心、喜欢的话题。推出后,每一期都会邀请区内文创企业、文化类社会组织、文化工作者代表,以直播的形式与网友们互动、探讨文化艺术与生活,分享一带一路异国美食、中国传统文化、咖啡文化等内容。已上线的“丝绸之路上‘西亚风情’创意美食&精品咖啡”“‘蔬’服的夏天”“‘糖醋味’七夕”“我们的城市:漫谈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等14期主题直播都得到了较高的关注度,总计获得近700万浏览量。今年6月,“长桌派”又获评2020年上海市“市民修身行动”特色项目,成为名符其实的正能量“网红”直播栏目。


“长桌派”只是长宁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的一个优秀范例。近年来,区文旅局积极响应“数字长宁”的决策部署,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成立文旅数字化转型专班,制定《长宁区文旅局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承接市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先行馆试点”和市群艺馆“数字文化场馆试点”工作,启动长宁区图书馆智慧阅读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升级公共文化内容供给线上平台。全面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掌上点单”模式,增加结算管理、培训配送、电影管理、文艺指导员配送、专题配送等功能,延伸开发平台移动终端小程序,形成个性化、精准化闭环管理。


2021年长宁区“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开幕活动于10月3日在央视频、国家文化云、文化上海云、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进行线上展播,将“2021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舞蹈大赛优秀作品展演”与金秋购物季宣传推介视频有机整合,吸引到92万人次在线观看;由线下走到线上的“长宁星期音乐会”,每周五都会与观众相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即刻“置身”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520剧场,享受高水平的视听盛宴;“AR随行小猫”,随时随地都可以带你线上游遍长宁文化艺术中心……


“不出门就能‘穿越’到剧场。”已在长宁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未来,长宁将巩固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深耕细作文化品牌,让“长宁舞蹈”“长宁音乐”“长宁演艺”“长宁阅读”等文化品牌更加深入人心;持续提升文旅空间的服务功能,依托城市更新计划,聚焦愚园路、武夷路、新华路等街区改造,释放公共空间形成社会分馆,植入历史文化和海派文化元素,充分发挥历史风貌保护街区和文化遗存的综合效应,拓展更多演艺新空间;推动文化服务普惠共享,动态调整优化供给配送服务清单,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体订制文化服务项目。持续向金虹桥、临空园区、上生·新所等长宁文商旅地标开展“艺术进商圈”“艺术进楼宇”活动,把更多文化项目延伸至商圈、楼宇、公园等更多的城市空间点位;不断推动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加大各类文化活动的网络直播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数字产品内容原创研发,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智能化体验场景和智能化服务场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客厅”,让群众更加便捷地享受优质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转角就能和文化艺术相遇……



猜你喜欢

喜迎党代会|5年新增近20万平方米的体育场地!长宁精心打造“15分钟体育生活圈”


长宁的“空港生活圈”将这样打造……


喜迎党代会|长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


上海首个实验区!长宁教育数字化将这样转型……


区领导带队检查全国文明城区创评工作,要求把文明创建与解决群众所思所盼紧密结合



部分图片来源于区文化和旅游局

文字/图片:甘力心

编辑:李冰倩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